您的位置:主页 > 最新热血虎卫sf >
栏目导航
推荐

只为更耀眼的绽放:属于明凯的海阔天空前言:在昨日面对由sofm率领的s

朱骏:暴雪老了 苍井空代言?大家叫好我就签【专稿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】独

射雕手游新版上线 新版电视剧主演TVC首发时空乱流 “神雕”英雄齐穿越

阴阳师神乐该怎么用 阴阳师神乐技能全面解析四大阴阳师技能全面解析安倍晴

外服译文天梯原创龙牧 81%胜率打到2级本文由特约翻译【醉痕樱雨】提

顾雏军案获最高院改判五年刑期,“资本狂人”自称要的是绝对清白(2)

时间:2020-03-31 22:07来源:2swl.com 点击:

2005年8月2日,襄阳轴承发布公告称,襄阳轴承第一大股东襄阳汽车轴承集团已于8月1日向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致函,要求解除与其的股份转让合同(彼时股份转让尚未过户)。最终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襄阳轴承公司29.84%股份的合同,被中国证监会叫停。


“我绝望了”,这是顾雏军被刑拘前说的话。

至于顾雏军自己掌控的格林柯尔,2007年5月18日正式在香港退市,至此,鼎盛一时的“格林柯尔系”完全瓦解。

顾雏军自然成为各地政府的座上宾,顾雏军以产业为基础,地方政府提供零地价方案,并配套银行资金,这也为他涉嫌抽逃资本罪埋下伏笔。


那一年,“制冷”是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,顾雏军的班级里只有两位同学。









进入天津大学不久,顾雏军就对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提出了质疑,认为其研究忽视了理论对工程实践的服务。因此,顾雏军摒弃了普利高津的研究方向,提出了自己的结构热力学理论。



2001年,来自《财经》杂志的《细探格林柯尔》一文指出,格林柯尔宣传材料中“世界第三大制冷剂企业”的说法立不住脚;产品推荐书上列出的多家客户称从未购买过格林柯尔制冷剂。除此之外,收购过程中资金来源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疑问也被反复讨论。

蔑视权威与狂妄自大之间的分界线很难明晰。《南方人物周刊》描述,顾在天津大学的导师吕灿仁就曾直言,二人经常因为一些问题产生争论,但“有些问题他(顾)还没弄清楚,还继续争辩就不对了,这就不是心虚”。

以时间轴划分,将顾雏军的人生经历做一次复盘,可以看出其清晰的人生路线。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激荡大时代,顾雏军是实业界和资本市场不得多见的猎手,他善于抓住机会,捕捉市场讯息,能承受压力,也能享受成功喜悦。


根据顾雏军回忆,顾找到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,欧广源立马给当时的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打电话,“打了6个,第一个是能不能不公告,第二个是能不能按例行巡检公告,答案都是不行”。


回忆起当时的选择,顾雏军表示,“我喜欢在冷门里找乐趣,我当时一直认为我会成为这个领域世界知名的科学家”。


科龙与美菱不必多说,皆与格林柯尔的主业能够形成完善、有效的配套产业链,亚星客车与襄阳轴承则都是打造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,这也是顾雏军原本想要进军的下一个目标。至于产业链的好处,除了给格林柯尔内部带来生产上的便利之外,“契合”二字也成为了顾雏军谈判时的筹码之一。

2008年1月30日,广东佛山市中院对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案作出判决,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、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、挪用资金罪被判12年有期徒刑,执行10年,,并处罚款680万元。





2004年5月10日,科龙正式发布公告,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。

随着顾雏军入狱,收购而来的四家A股公司纷纷选择了脱离“格林柯尔”的体系。



来源丨野马财经

2019年4月10日,最高人民法院对顾雏军等人虚报注册资本,违规披露、不披露重要信息,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。

顾雏军身陷囹圄后,格林柯尔系的上市公司体系也分崩离析。

郎咸平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主持《财经郎闲评》,第一期就是《顾雏军,在收购的盛宴中狂欢》,引起更大的轰动。


巨大光环下的顾雏军,身处同样巨大的风暴漩涡,性格倔强的顾雏军承压前行,不时传来其反驳质疑的声音。




2005年7月29日,顾雏军从上海飞往北京,一落地便被佛山市公安局拘捕,此时,证监会的调查结果还未宣布,公安算是提前介入。


2005年11月,格林柯尔所持美菱电器股份以1.45亿元转让给长虹集团,长虹成为美菱控股股东,并承诺助其业务整合。而根据2018年6月5日公告,美菱电器拟将公司全称由“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”。同时,拟将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“美菱电器”变更为“长虹美菱”。

帝国分崩离析

从“顾氏循环”理论到格林柯尔帝国,顾雏军用15年时间,完成从技术狂人到资本大鳄的转变。

在顾雏军案发后,许多替顾雏军说话的企业界人士曾多次提到这一段经历,证明顾雏军是在海外赚得第一桶金回国,属于带资回国创业人才。



二是国退民进的政策东风。

该理论却遭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强烈质疑,带头人则是他的导师与师兄。随后几年,《“顾氏循环”考证和质疑》、《劳伦兹循环与“顾氏循环”》、《为卡诺循环和劳伦兹循环争鸣——再评“顾氏循环”》一系列文章不断登出,甚至还出现了“清楚伪劣科技’顾氏循环’座谈会”。